文章详情

富拓外汇平台跟单网市场资讯:结售汇双边放量 汇率区间波动

  核心观点

  4月结售汇双边放量,结汇与售汇规模同步上升,整体逆差小幅扩大。远期净结汇显著增长,反映企业结汇预期改善、套保行为更趋主动。

  美元指数震荡走弱,联储维持观望立场,人民币汇率在逆周期因子退出后波动幅度有所加大。

  ■ 数据核心看点

  外汇市场供需结构延续,结售汇逆差小幅扩大。2025年4月银行结售汇逆差为42.57亿美元,较前值-19.67亿美元小幅扩大,整体仍处于温和区间。结汇与售汇规模均有所上升,反映企业外汇交易活跃度提升。结构上看,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由0.96亿美元扩大至58.93亿美元,反映企业部门结汇意愿增强、购汇需求有所回落;而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由-20.63亿美元扩大至-101.50亿美元,或与远期履约及头寸管理需求有关。同期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环比上涨0.34%,市场成交活跃度略有下降,即期询价成交均值回落至422.34亿美元,显示部分观望情绪仍存。

  远期交易结构改善,企业结汇套保意愿增强。4月远期市场延续修复趋势,远期结汇签约额环比增加43.58亿美元,远期售汇签约额则减少21.93亿美元,带动远期净结汇累计未到期额由上月的9.03亿美元扩大至52.31亿美元。履约端,远期结汇履约额小幅增加0.3亿美元,而远期购汇履约额大幅增长75.19亿美元,反映短期对外支付需求上升。在风险管理层面,远期结汇套保比率环比上升1.29个百分点至8.59%,为年内高点,表明出口企业结汇锁汇意愿增强;远期购汇套保比率则下降至4.3%,购汇套保需求回落。

  证券投资项出现阶段性波动,债券托管量回升。4月证券投资项下涉外收付款由前值顺差73.70亿美元转为逆差124.93亿美元,显示资金流出现象阶段性上升,A股与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度同步回落。陆股通成交量降至31963.65亿元,港股通成交量为21537.96亿元,双向差额同步缩小,反映北向与南向资金均趋于谨慎。尽管如此,境外投资者人民币债券托管量回升至29781.5亿元,表明在汇率预期趋稳和中美利差调整背景下,外资债券配置意愿边际改善,有助于对冲部分资本项下的波动。

  全球制造业修复节奏分化,出口动能仍面临不确定性。4月货物贸易顺差收窄,是拖累当月结售汇顺差的重要因素。全球制造业PMI由3月的52回落至4月的50.8,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,重返收缩区间,显示内需恢复偏弱、外需不确定性犹存,出口动能承压。美国制造业PMI维持在51.2,反映其制造业保持扩张,带动内外需修复;而日本与欧元区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,尽管欧元区PMI较前期略有回升,整体复苏基础仍不稳固。全球需求尚未形成合力,短期内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仍偏有限。

  ■ 汇率近期观点

  美国通胀放缓趋势初显,政策立场仍维持谨慎。4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回落至2.8%,PPI环比亦下降,通胀数据全面低于预期,强化市场对物价持续回落的判断。然而,美联储未调整当前政策立场,鲍威尔强调供应扰动对通胀波动的影响,重申利率或将在高位维持更长时间。政策路径信号模糊,美元指数回落至100附近,短期走势仍将围绕核心经济数据与联储沟通展开。

  关税缓和提振预期,政策淡出后汇率震荡加大。5月人民币汇率整体围绕7.20震荡运行,中美关税政策缓和阶段性提振出口预期,市场情绪有所改善。随着逆周期因子退出,汇率运行更受市场供需驱动,短期内波动幅度有所加大,但整体仍保持相对稳定。与此同时,1年期USDCNY掉期点下探至-2160,反映在中美利差和流动性预期变化下,市场博弈加剧。后续若美元利率维持高位、人民币“三价合一”趋势延续,掉期结构存在边际修复空间,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或呈现双向震荡格局。

  ■ 风险

  地缘政治风险;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;中美关系;海外流动性风险冲击。

  ● 华泰期货已经发布的外汇专题报告20250521:《结售汇双边放量,汇率区间波动》。